遵义学校大全遵义大学大全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

  • 地址:
  • 电话:
  • 邮编:563000
  • 网站:
点击查看“遵义师范学院”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学校,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原校址召开过万人大会,接受革命影响的师生踊跃参加革命,学校成了黔北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中心。

1907—1908 遵义师范初级学堂

1908—1911.12 遵义中学堂

1912.1—1925.11 遵义中学校

1925.12—1926.5 黔北十县联立中学

1926.6—1935.12 省立遵义第三中学

1936.1—1936.8 省立遵义初级中学

1936.9—1950.1 省立遵义师范学校

1950.2—1958.8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校

1958.9—1961.8 遵义师范专科学校

1961.8—1962.8 遵义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遵义地区仁怀中级师范学校

1962.9—1975.7 遵义中级师范学校(其间1965年9月遵义地区专署决定建立遵义耕读师范学校,校址设市郊栋青园,1971年与遵义中级师范学校合并。)

1975.8—1977.8 遵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

1977.9—1978.3贵阳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大专班”

1978.4—1993.10 遵义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遵义师范专科学校建制)。

1983年1月建立遵义教育学院,遵义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在汇川坝,遵义教育学院校址在栋青园。

1993.10—2001.4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间1998.8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遵义教育学院合并,建立新的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5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遵义师范学院。

2007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成绩。

2008年11月,原遵义师范学校和南白师范学校并入该院。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院系名称对应专业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本科历史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专科旅游管理
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本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本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本科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物理学,科学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
专科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遵义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应用化学,化学,材料化学
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科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遵义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物科学,植物生物技术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本科美术学,视觉传达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英语,英语翻译

师资力量

截止2013年6月,教职工909人,专任教师649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44人,教授64人,副教授272人,讲师344人,外籍教师2人。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2005年学院本科就业率为96.21%,专科就业率为90.78%。

教学措施

奖学金设置

实行专业奖学金制度,在校生同时享受“国家奖学金”的评定。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实行"梅花奖学金"制度。按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定,对符合贷款规定的贫困生实行助学贷款。

(2)对特困生遵义市人民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对极困生学院实行政策性减免。

硬件设施

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教学设备齐全,拥有能容纳近3000人的集大型活动、体育竞赛、歌舞晚会于一身的艺体馆,拥有图书馆、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画室、舞蹈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电钢琴教室等若干间。

遵义师范学院汇川分院有400米8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4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球场,1个乒乓球场;专用图书馆一幢,建筑面积854平方米。

图书馆

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前身为1907年创建的遵义师范学堂图书室,2001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后始为现名。截止2013年,有独立馆舍14770平方米,藏书70余万册,年订报刊820余种。建立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局域网,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拥有160台客户机电子阅览室一间。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红色经典教育示范基地

遵义文化研究中心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计算机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2010-2011学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统计

总数

核心期刊论文

SCI

EIISTP
9692351176

专利发明

类型

名称

发明人

实用新型害虫智能捕杀器吴有林
智能管理的,汽车电子,号牌吴有林
一种车载,语音提示器李天华
一种双稳态液晶反射型显示屏的,电子白板李天华
无线充电,式,发光二极管,标志牌李天华
一种采用电泳显示面板的,电子黑板李天华
一种LED,矿灯李天华
便携式交通安全警示器胡红博
蜂群夜间管理头灯魏福伦
消灭胡蜂巢穴的硝磺薰杀标枪魏福伦
一种装载小胡蜂的转运瓶魏福伦
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发光装置的水中,救生衣李天华
一种柔性聚鱼灯李天华
一种用于催产黄鳝的中草药方剂曾伯平

项目立项

学校教师获得2013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省科学技术基金课题4项、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一项。人文与传媒学院教师欧蕾、雷昌蛟、魏金光与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王佳翠各获一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生命科学学院张道伟博士、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陈连贵博士、贺娟副教授、计算机科学学院陈全博士各获一项省科学技术基金课题。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罗宿星的课题《基于石墨烯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在农药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获得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立项。

2013年有10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125计划”项目1个,产学研基地2个,创新团队2个,重点项目2个,青年项目1个,省教育厅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个。

学术期刊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5年,主要栏目:教育理论与实践、文化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学、争鸣、中学教育、大学生论坛等。

对外交流

学院努力以开放的眼光办学,推进国际交流,加强校际合作。常年聘请外籍专家来院任教,派出人员到国外访学、讲学,经常与兄弟院校互访,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院办学品位,扩大了办学影响。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袁利民

院长王大忠
副书记王大忠,王爱华
名誉校长周帆
副院长娄胜霞,岑玲,王刚,曾伯平,雷昌蛟
党委委员娄胜霞,岑玲,王刚,曾伯平,袁竞,雷昌蛟
纪委书记袁竞

知名校友

光荣烈士

罗俸宽

中共遵义临时县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胡畏

延安抗大任政治教员

周国荣中国共产党党员刘眉生陆军少将,革命烈士
柏宪章革命烈士,上校蔡光举军校教导团排,连,营职
政界英才陈铁贵州省林业厅,厅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陈沂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
雍文涛广东省委书记,教育部副部长等韩念龙驻巴基斯坦,瑞典大使
周林贵州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兼省长等黄颖国家民委教育司司长
周嘉堤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遵义市文联副主席邹习书遵义市政协副主席
江才文遵义市政府副市长雷甘霖中共铜仁地委组织部部长
王培安国家人口及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夏一庆中共安顺市委常委,副书记
朱庆跃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严深福仁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刘鸿庥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艺英才李宽定中国电影编剧唐湘冰遵义书家之一
黄万机贵州,历史文化研究,著名学者
教育英才孟光宇贵州大学,中文系执教任教授
曾祥铣遵义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德志湄潭县教育局局长
知名学者张吉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明生贵州大学教授

校园环境

校区

主校区位于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美誉的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坐落在凤凰山麓、湘江河畔,湘江绕校而过, 三面环水。截止2013年6月,遵义师范学院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751亩,校舍面积2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3万平方米。

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占地100亩,南白分院景致优雅,绿草茵茵,鲜花灿烂。蘑菇亭、风雨艺术长廊、大小花池精巧别致。

遵义师范学院汇川分院占地面积57058平方米(85.6亩),总建筑面积30946平方米,教学用房8714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584平方米,生活用房1473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1000平方米。

遵义师范学院栋青园分院位于遵义市主城区西郊,面积约277亩。

地址

学校本部:遵义市上海路830号;

栋青园校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

汇川分院:遵义市汇川区海师路138号;

南白分院:遵义县南白镇南园路27号。

文化传统

校徽

设计理念:校徽的LOGO取“师”字汉语拼音“shi”首字母“S”为基本造型元素。图形用熊熊燃烧的火焰与“S”巧妙结合,形式上富于动感,创新而有活力。

遵义师范学院作为历史名城遵义的高等学府,秉承革命老区优良传统,满怀革命激情,不断开拓创新。火焰象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精神,意味着学校将培养更多立足西部、服务山乡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校训

校训:厚德树人,笃学致用。

“厚德树人” 内含“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我校“师范”特点,所树之人是未来的“灵魂工程师”,即所树之人是未来树人之人。

“笃学致用”体现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的宗旨,要求学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以此建立良好的校风。内含学院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定位和培养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校歌

歌名:豪迈向上

作词:周帆

作曲:张乔

词曲简析:

校歌歌词第一段是介绍学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历史背景。第二段介绍了学校百年师范的办学传统,百年老校,百年师魂铸就。高潮部分,对学校的校训“厚德树人、笃学致用”、孔子“尽善尽美”、孟子“至大至刚”的经典进行反复吟唱,百年时光荏苒,百年师魂铸就,激励学子成长成材,托起明天的朝阳。

本曲为进行曲体裁,其曲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全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三部分组成。整个歌曲的调性建立在F大调调域内。主歌部分为方整型的四句体的乐段结构,具有典型的进行曲风格特征。副歌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

定位

扬自身师范教育之长,面向基层,服务基础教育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师范教育为主、有针对性地发展非师范教育,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成为在西部有特色有一定影响的师范院校。

教风

道业并重,德识双馨

学风

力学力思,求知求是

所获荣誉

1988年获得教育部授予“办学先进学校”称号。

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2005年、2006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

2002年、2005年、2008、2011年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4月获得贵州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美校园称号。

遵义师范学院学生发展中心

成立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处的工作质量和服务,积极探索“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效载体,从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班级建设,为学员创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鼓励学生对学生处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支持学生参加学院民主管理。遵义师范学院学生处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下,决定成立发生发展中心。

学生发展中心简介

遵义师范学院学生发展中心是在学生处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中心以“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为全院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中心紧密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工作,中心设立学生工作事务部、“班长论坛”理事会、青春动力人力资源部。学生工作事务部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班长论坛”是由全院学生班长组建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是为学生基层学生干部队伍提供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有“班长论坛”理事会执行和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