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平正仡佬族乡建立,1958年市文教局拨款补助,群众投工献料建成黔北最早的一所民族中学,当时校名为“遵义市平正民族中学”,1961年停办。1974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确定由遵义县拨款重建教学楼,恢复兴办平正民族中学,开设初、高中两部。1984年高中部停办。至今保持初级中学办学模式。1993年,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主任黄颖视察平正民族中学后,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建校51年来,学校的发展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怀支持。2004年,香港联塑集团有限公司黄联禧先生捐款100万元修建了联塑综合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校园占地面积1759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39平方米。有多媒体教室1间、专用教室16间、实验室3间、图书室1间。学校现有教师41人,学生近100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2006年开始,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工作,正向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开创。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春花秋实。平正民族中学建校五十年来为各民族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2006年遵义县平正中学被遵义县人民政府授予“禁毒人民战争禁毒预防战役先进单位”;2007年教育系统目标考核三等奖;2008年被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省人事厅授予“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先进单位”;2009年被遵义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 “中考先进集体”、“两基迎国检先进集体”。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乃安国兴邦之大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伟任。置身于中国仡佬第一乡的遵义县平正民族中学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平正乡的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对地处边远山区,学生基础差、师资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无疑是值得骄傲、值得庆幸的,学校正朝着民族特色的办学方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