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是2000年贵州省实施的“义教工程”项目学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500平方米,现 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进取”的校风和“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先后获得了 “贵州省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先进单位”、 “遵义市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先进单位”、“遵义市绿色学校”、“遵义市义教工程先进项目学校”、“遵义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先进单位”、“正安县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更是学校工作的着力点,为了更扎实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学校坚持做好如下工作: 坚定一种思想:“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 锁定一个目标:坚持“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把学校办成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学校. 确立一个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 做好两个方面: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推进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历来十分重视抓实抓细教育教学工作。 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严格贯彻上级颁发的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管理体制,按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积极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模式;切实把握各个学科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课堂教学中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要求全体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互动、交流、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 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坚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研究,交流备课心得、授课反思等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研究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 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为了切实把握好教学运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坚持推进听课、评课、常规检查等一系列举措,及时发现教师工作的不足,让教师尽快扬长避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近年来,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派了40多人次到重庆、贵阳、遵义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给教师不断“充电”,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还重视教师的进修培训,学校尽力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目前全校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60%。 为了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丰富学生知识,学校36年级每周都开设了一节远教课。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对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制作一个课件,并利用远程资源上教学示范课。在参加遵义市组织的利用远程资源上教学示范课比赛中,学校先后有5人次获得市级二、三等奖。 认真组织好教师技能大赛,上期在参加正安县教育局举办的语文教师技能大赛中,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张林老师获得一等奖;在安场镇中心小学举办的数学教师技能大赛中,吴学光老师获得第一名,贾江波老师获得第三名。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为了达成育人的目标。如何采用多渠道落实素质教育工作,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几年来,学校采用公平公正的竞岗机制,每年一次的述职制和民主评议制,有效地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素养。现已具备一套高度团结、办事高效的领导班子,各个部分之间分工负责而又协调统一,每位中层干部都能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塑造自身形象,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和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达到“思想好”.能以大局为重,带好头,讲团结,讲奉献;“业务强”.精于业务,既能搞好本职工作,又能带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采用“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策略,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从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通过研、培、导、练、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为教师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现有市级优秀教师2名,县级优秀教师16名。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充分体现管理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地发展。树立文化立校的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理想的学校文化。 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加强专业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形成固定的有较高价值的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系列;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基础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