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5年,学校创办,原名仁怀市第七中学,分高中部和初中部办学;1998年与仁怀一中合并分流后改办为初级中学;1999年更名为仁怀市城南中学。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止2015年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2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0人,中学一级教师112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0余人。
教学宗旨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和终身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坚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办学思想,已形成了四大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以德育为指导、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扎实开展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德育工作特色;二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以整体改革为手段、以构建创造性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为重点的创造教育办学特色;三是点面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的艺术教育特色;四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实现"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技术特色。
学校领导
| 母应水,男,1967年生,贵州仁怀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生物高级教师。1988年8月至1991年8月,在仁怀市第六中学任教;1991年9月至2013年8月在仁怀市第一中学任教;2004年8至2005年8月,任仁怀市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任仁怀市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2007年9至2013年8月任仁怀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现任仁怀市城南中学校长。 |
| 谢泽强,男,汉族,1961年5月生,贵州省仁怀市人,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70年8月毕业于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0年2月到仁怀市第二中学任数学教师;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任仁怀市第二中学校长;2004年8月至今任仁怀市城南中学副校长。 |
| 李映杰,男,1967年生,贵州省仁怀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86年8月至1992年在仁怀市第二中学任教;1992年7月至1994年7月在贵州教育学院进修;1995年8月至今任仁怀市城南中学副校长。 |
| 陈正祥,男,汉族,1968年3月生,中共党员,中学生物高级教师,1990年毕业于遵义师专生物系;2004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科学系(函授)。1990年分配到仁怀市第八中学(现大坝中学)任教;1996年调入仁怀市职业高中(现综合职业培训中心);2004年6月,参加仁怀市公开选拔副校长,同年8月任命为仁怀市城南中学副校长;2004年8月至今在仁怀市城南中学任职,并分管后勤教科处工作。 |
| 敖永才,男,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学音乐高级教师。1986年8月毕业于仁怀市师范学校;1986年至1988年在沙滩学校任教;1988年至1989年在遵义教育学院学习音乐;1989年至今任教于仁怀市城南中学。2013年8月至今人仁怀市城南中学副校长。 |
| 肖明崇,男,汉族,1961年12月生,大学专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仁怀市城南中学工会副主席。 |
| 潘期珍,女,苗族,贵州省锦屏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政治一级教师。2013年8月至今任仁怀市城南中学校长助理。 |
办学成果
成就
学校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2001至2004连续四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有86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16人次获省级奖励,300人次获市级奖励。同时,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读书征文活动集体一等奖”、“贵州省少儿影视之星选拔大赛优秀校园育才奖”、遵义市“中学作文素质训练研究与实验一等奖”。在优质课评比中,6人次获仁怀市奖励,2人获遵义市奖励,其中,穆仕亮老师参加全省化学优质课评选获省级一等奖。
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先进实验学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贵州省“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遵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团组织”、“普及中小学实验教育达标示范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学校”、“普法示范点”、“工会工作先进集体”、遵义四中“优质生源基地学校”;仁怀市“教育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等10多个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