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三合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传统产业以水稻、玉米、辣椒和烟叶生产为主。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提出了“现代农业稳镇、工业企业强镇、新农村建设美镇”的战略思想,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机遇,促进三合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推广农业使用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建成香菇大棚生产基地、大葱基地、烤烟规范化种植基地、偏岩河渔业养殖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二是大力营造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成功引进遵义恒聚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遵义县六方矿业公司(年钼镍加工3000吨)、遵义锦阳集团(南宇)锰及锰系特种合金公司(年产10万吨锰及锰系特种合金)和光明煤矿、三层煤矿、宗伟铝银粉生产、世华日升、遵义长明榨菜厂等企业,彻底改写了三合境内无工业的历史;三是以“富、学、乐、美”四在农家建设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迄今为止,共建成黔北民居1400余栋,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卫生习惯明显改观,城乡逐步缩小,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49万元,工业增加值501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 三合教育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清光绪33年三合、刀靶就创办初、高等小学堂,为三合镇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镇共有中学6所,在校学生3736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97%,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8.8%;有小学校点26所,在校学生604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3%。1985年三合镇接受了初等教育验收,1993年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合格,1998年县级“两基”评估验收达标,2001年省“两基”评估验收合格。2005年通过省人民政府“两基”复查。 三合镇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建设一流的学校,培养一流师资,培育一流的学生”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开创了三合镇教育的新局面。三合镇中心学校以“创新教育”为主题,以“优化教育过程”为核心,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目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特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教育公平,彰显学生个性。办学品位明显提升,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有罗意、张中兰、刘浩、宋艳诗等人考上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00余人考上了重点大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 成就鼓舞人心,经验尤为珍贵,三合人将以这次“两基”督导检查为契机,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辜负脚下这片热土的期待,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开拓创新、再立新功。
竟然看见这个点评……汗…………,给五颗星,是因为这里是我留下青春回忆的地方,怎么能不说好…………,个中滋味,就那么着…………
里面环境不错,比外面嘈杂以及脏乱差的环境好上很多,唯一的发现就是他们学校到处都是宿舍,这得有多少人呢?大家都去哪里上课,挤不?